“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牢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直面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堅持綠色生態做“加法”和環境污染做“減法”,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讓群眾望得見遠山、看得見藍天。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優良天氣率等6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 過去5年,我市始終將改善空氣質量作為重中之重,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持續強化工業企業達標排放整治,加強區域、規劃環評工作和電力、水泥、熱力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建設及運行管理,持續完善污染源精細管控整治。“十三五”期間,我市緊盯影響空氣質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深入推進燃煤鍋爐綜合整治。至2020年,全市累計淘汰和治理改造燃煤鍋爐1563臺7267.8蒸噸,城市建成區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實現清零,其余符合政策要求的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脫硫除塵等環保設施建設工作,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全面推進煤炭集中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進一步規范全市儲(售)煤場管理秩序,切實加強燃煤煤質管控。 “十三五”期間,我市始終堅持新能源產業發展與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同頻共振,積極推進清潔供暖改造。至2020年,全市清潔取暖面積達2589萬平方米,清潔取暖率60.7%,清潔取暖率位居全省前列。聚焦新舊動能轉化,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為提升環境空氣質量鋪好綠色發展底色。風光電歷年累計發電量1351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3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473萬噸、二氧化硫46萬噸、氮氧化物23萬噸、粉塵37萬噸。 提升環境空氣質量事關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直接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年來,我市抓住建筑施工場地、裸露土地、露天礦山等關鍵問題,強力攻堅。聚焦抑塵、控車、減排等重點領域,找問題、促整改、抓落實,持續強化管理,切實提升環境治理效能。“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持鐵腕治污、重拳掃污,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共實施行政處罰案件371起,罰款金額3274.7067萬元;實施4個配套辦法案件136件,其中,查封扣押案件89起、限產停產案件2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4起、移送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1起。 為進一步提升執法精確性,“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突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切實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全市建成48個大氣微型監測站點、3套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和1套黑煙車抓拍系統。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開展大氣污染源解析、顆粒物激光雷達走航、尾氣遙感檢測等工作,推動環境監管由事后整治向源頭治理轉變,為大氣污染精準防治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下一步,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好“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做到力度不減、方向不變、標準不降,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當好生態“護旗手”、環保“守門員”,著力推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