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西贛州全面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市縣聯動作戰 |
(時間:2022/7/15 14:49:51) |
“贛州今年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再‘提質’,PM2.5平均濃度絕對值和下降率實現江西‘雙第一’,這與我們積極推動機制下沉,在江西率先全面建立市縣兩級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機制密切相關。”江西贛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負責人謝兆倩介紹說。
截至6月30日,贛州市20個縣(市、區)均已建立縣級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部,統一由政府(管委會)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擔任指揮長,全面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市縣指揮作戰聯動。
贛州市以建立市縣兩級大氣污染防治作戰指揮機制為契機,因地制宜,成立特色“專班”。在市作戰指揮部下設揚塵、餐飲油煙、機動車尾氣和工業企業廢氣專項整治小組,明確各市直相關部門職責。市生態環境局在指導各縣(市、區)建立縣級作戰指揮機制時,鼓勵成立具有縣域工作特點的專項整治小組。如農業種植區域范圍廣、秸稈禁燒工作壓力大的寧都縣、上猶縣、大余縣、于都縣、定南縣專門成立秸稈禁燒整治小組;以家具產業為發展支柱的南康區專門成立涉噴涂企業廢氣整治小組;年節期間煙花爆竹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的于都縣、安遠縣成立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小組。
同時夯實責任,打造精良“部隊”。贛州市作戰指揮部設立巡查督查組,對全市各責任單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對現場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及時上報市作戰指揮部。市作戰指揮部要求各縣(市、區)建立作戰指揮部時充分考慮自身實際,讓更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如章貢區、經開區和蓉江新區,把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納入到作戰指揮部成員單位,實現資源、信息共享,進一步提升指揮效率;興國縣、崇義縣和石城縣將工業園區管委會、城投公司(集團)和石油公司等納入指揮部成員單位,進一步壓實責任;上猶縣、定南縣組織縣委辦督查室、政府辦督查室、縣紀委監委成立監督執紀組;南康區、大余縣、安遠縣、龍南縣和于都縣明確考核問責量化細則;于都縣在指揮機制中進一步明確常態化管控和輕度污染管控指揮流程。
贛州還鼓勵先行先試,配備一線“管家”。南康區作為贛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積極探索試點“服務+監管”鄉鎮環保監管新模式,按照“1名在編專業技術人員+勞務派遣技術人員+鄉鎮執法人員”的形式組建鄉鎮環保技術服務小組,目前全區12個鄉(鎮、街道)和南康經開區管委會環保技術服務小組人員已配齊,對本轄區提供“環保管家”服務工作,實現精細服務到企業,生態環境保護網格管理進一步細化,環保觸角延伸到鄉鎮一線,打通生態環境監管“最后一公里”。
今后,贛州將按照《機制》要求,深刻認識“機制的生命在于運行”重要性,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通過聯防聯控、會商面商、巡查督查等措施,強化各成員單位、市縣兩級指揮部溝通聯系,進一步凝聚強大治氣、治污合力,切實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難點、堵點、痛點,確保市縣兩級大氣污染防治體系機制長效運行。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節能抗疫突擊隊馳援百色市醫療廢棄物處 | 近日,廣西百色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全域管控,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急需支援。廣西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致函中國節能請求緊急支援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事宜。中國節能接到請求函,立即部署下屬中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