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生態環境部:優化環評工作,嚴守環保底線 |
(時間:2023/10/9 11:40:47) |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此,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以來,環評及相關領域改革和制度銜接不斷深化,在嚴格環境準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意見》將進一步發揮制度合力,提升源頭預防效能,牢牢守住生態環境保護底線,強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評服務保障。
加強制度銜接聯動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意見》明確,環評工作要加強制度銜接聯動。具體如何實施?
“一是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指導作用,依托信息化加強落地應用,服務規劃編制和項目招商引資;二是結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優化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簡化法律法規、政策及規劃的符合性和協調性分析內容,銜接關于重大生態環境問題識別和制約因素分析、資源與環境承載力分析等內容。”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也是今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熱詞。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表示,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生態環境部全力推進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截至2021年底,全國省、市兩級“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經地方黨委政府審議發布。實施2年多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參與宏觀綜合決策、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具體在建制度、優管理、促應用、強基礎四方面著力,力爭到2025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技術體系、政策管理體系較為完善,數據共享與應用系統服務效能顯著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應用機制更加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此外,《意見》還提出,將對生產工藝單一、環境影響較小、建設周期短且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專用設備制造業、天然氣鍋爐等12類建設項目探索實施“兩證審批合一”,在項目開工建設前,接續辦理環評與排污許可手續。建設過程中發生環評重大變動的,依法重新辦理環評和排污許可證;不屬于重大變動的,無需重新辦理環評,排污前一次性變更排污許可證。
深化環評改革試點 實施推進“四個一批”
有關負責人表示:“《意見》充分吸納各地探索實踐經驗,將在滿足一定條件的產業園區內,實施‘四個一批’改革試點。”
據了解,“四個一批”即豁免一批、“打捆”一批、簡化一批、優化一批。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等5類建設項目,可免予環評備案管理;對于納入試點的產業園區內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塑料制品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9類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集中搬遷入園報告表項目,可開展同類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已完成環評的產業園區規劃和煤炭礦區、水利、水電等專項規劃包含的建設項目,在規劃期內,項目環評可簡化政策規劃符合性分析、選址的環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論證等內容;同時,要區分建設項目輕重緩急,優先保障環保指標達到先進水平且在“十四五”期間可以投產或達產的建設項目。
《意見》特別指出,“先立后改”的煤電項目,主要大氣污染物總量指標可來源于本行業或非電工業行業可量化的清潔能源替代、落后產能淘汰形成的減排量;納入試點的產業園區內,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單項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噸,氨氮小于0.01噸的,項目環評審批中,建設單位免予提交主要污染物總量來源說明,由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統籌總量指標替代來源,并納入管理臺賬。改革試點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堅持依法依規審批 嚴守生態環保底線
“環評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有關負責人說,“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履職盡責,嚴守底線,確保環評審批質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制度合力,確保環評要求落實。”
《意見》明確,到2025年,各項改革試點任務總體完成,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評、排污許可、執法監督等制度銜接更加順暢,基層審批、評估能力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支撐水平顯著增強,事中事后監管水平和企業落實環評責任意識持續提升,環評工作進一步優化;到2027年,試點成果規范化、制度化取得積極進展,制度合力進一步發揮,源頭預防作用進一步提升,守好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
我國環評工作已有長足進展。劉志全表示,今年1~8月,全國共完成環評審批8.09萬個,同比增長13%,涉及總投資14.7萬億元,同比增長9.4%,環評審批數量、涉及總投資額均明顯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新能源、環境治理等項目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國審批水利項目環評1642個,同比增長37%;新能源相關行業迅猛增長,新能源汽車項目218個,同比增長179.5%;風電項目317個,同比增長63.4%。與此同時,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置利用等環境治理行業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為做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環評保障工作,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實施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會同地方加快審查審批,為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創造條件。”劉志全說,“我們將做好《意見》宣傳解讀和貫徹落實,加強調度指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注重實踐經驗積累,推動成熟改革經驗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把改革推向深入。”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報告發布 全面梳理塑 | 9月25日,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發布了《中國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環利用政策與實踐報告》(以下簡稱政策報告)。該報告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小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