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河北衡水精準施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
(時間:2024/2/1 10:19:38) |
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58、13個國省考斷面均值全部達標、370個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月18日,記者在衡水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衡水市緊緊圍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精準施策,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去年以來,衡水市生態環境局繪制污染源地圖,逐核心區建立包聯工作專班,常態化排查整治核心區域污染源。依托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實時推送區域污染熱點高值,精細管控、精準應對。每周發布未來10天空氣質量趨勢分析,方便企業提前安排調整生產計劃。同時,加大秸稈焚燒管控巡查排查力度,做到“發生即發現、發現即處置”。2023年,該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58,省內排名正數第4。
系統施治,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該市制定國省考斷面水質保障“六個一”工作機制,逐斷面分析水質現狀、周邊污染源狀況、存在問題隱患及原因分析。加強斷面巡查巡視和監測預警,各縣市區每天對全市15條河渠、42個考核斷面及上游河渠入境斷面巡查巡視。加強衡水湖引水沿線水質監測及環境隱患排查,確保“凈水入湖”。對全市148條、共3000公里河渠進行“拉網式”排查,全面加強和規范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據悉,該市去年13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標,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12個,優良比例92.3%。
強化風險防控,土壤監管能力穩步提升。該市動態更新污染源清單,依法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完成87個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新增污染地塊修復面積1.1萬平方米。深入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8838處農村坑塘(溝渠)建立監管清單,新增370個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
|
|
|
推薦圖片 |
 | 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 12月5日,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由武漢輕工大學牽頭,聯合20余家業內企業共同組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等11位專家受邀擔任該學院專家指導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