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沈仁芳代表:呼吁加快推進土壤健康管理 |
(時間:2020-5-28 11:46:59) |
“土壤是植物生產的載體,同時也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貧瘠的土壤無法保障食物的營養和產量,污染的土壤影響人居環境和農產品安全。”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江蘇省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向澎湃新聞表示,今年兩會他提交的建議是加強土地健康管理。 所謂“土地健康管理”包含兩層含義,兼顧土壤的農業功能和生態功能。一是“沃土”,提升耕地質量,使得貧瘠的土壤肥沃,保障人類糧食安全; 二是“凈土”,污染土壤修復,使環境更宜居和農產品更安全; 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以來,“凈土”工程推動力度明顯,代表土壤農業功能的“沃土”工程還有待進一步推進。 沈仁芳表示,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一些土壤管理技術相關研究,并有一定應用,農業和環保部門也分別對耕地質量和污染土壤進行了一定管理,但尚未建立完善的土壤健康管理體系。 比如,能夠同時適合農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土壤健康指標尚未建立,智能監測、精細評估、調控方案等土壤健康管理相關的基礎研究需要加強;全國一體化的數字化土壤健康監測網絡和行業監管體系尚未建立,以及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土壤健康管理相關產業,包括土壤數據獲取相關設備(傳感器、測試儀器等)、數據分析應用、土壤管理解決方案及產品(生物制劑、新材料、工程設備等)等。 他建議,基礎研究方面,應加快啟動重大研發專項,開展土壤健康標準建立、智能監測、精細評估、調控方案和政策法規等基礎研究工作。 土壤健康監測網絡建設方面,建議從重點區域逐步面向全國布局監測點,運用最新信息技術實現土壤健康實時監測、精確評估和精準管理;此外,應出臺數據安全相關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規范市場行為體系。 產業方面,建議制定相關政策培育“土壤健康監測”“智慧農業”、“環境管家”等土壤健康管理相關產業,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裝備和標準化的服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