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建筑】主動謀變 綠色住區成為開發主流 |
(時間:2011/10/14 17:09:24) |
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和房地產業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綠色、環保不僅是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企業謀求轉型、走向基業長青的必由之路。各房地產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綠色新政”,搶抓“低碳經濟”機遇。其中,人居環境、綠色住區成為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主攻方向和推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日前,“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與浙江金昌集團人居環境建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金昌・香湖島項目品鑒會”成功召開。這種學術社團與品牌企業強強攜手、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將為當前以長遠戰略眼光積極謀求綠色轉型、以創新模式贏取未來市場的諸多企業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引起業界人士關注。 模式創新應對挑戰 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到20年時間里經歷了市場培育、快速發展、多輪調控和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等幾個階段,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對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改變城鎮面貌,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房地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矛盾,特別是近幾年,房價上漲過快以及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影響了國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隨著資源環境約束的強化,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落實,房地產業怎樣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與日益提高的居民住房需求相適應,與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相適應,加快轉型發展,成為擺在房地產業面前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對此,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上指出,目前的形勢將迫使企業增強轉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迫使企業在轉型發展上花大氣力、下真功夫、求真實效。他強調:“早轉早主動,晚轉失主動,不轉更被動。” 總部位于浙江紹興的金昌集團是當地房地產龍頭企業。此次與人居委展開戰略合作,正是金昌集團創新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房地產行業未來的主旋律必定會圍繞低碳、環保、綠色、健康等方面發展!”金昌集團總裁屠成富對此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從戰略角度看,企業該專注什么類型的房產,選擇什么樣的經營模式至關重要。房地產加金融,建立房產基金,吸收大量的中小投資者來投資是一種模式;專做住宅產品的,在業態分布上是否應適當考慮商業用途等等。”他指出,轉型不是要跳開房地產做其它產業,而是做精、做專,提升企業的專業水準和能力,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綜合品質。他認為,宏觀調控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給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機遇,促使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重視產品的品質和功能。 借助社團占據高點 金昌集團與人居委的戰略合作,目的就是要解決企業由資源型向專業型轉變的過程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人居科技產品,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合作的核心是全面提升企業品牌和產品品質,共同推進綠色住區建設。人居委將充分發揮學術資源優勢,與金昌集團共同開展《已建成住區人居環境建設實態調查研究》和《金昌集團住區規劃設計標準體系》等多項課題研究,并在信息共享、專家咨詢、專題考察培訓等多方面幫助企業實施新一輪的提升和發展戰略。為此,人居委已經組建了權威的人居環境建設專家團隊,作為集團公司戰略咨詢顧問。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趙冠謙,人居環境著名專家開彥、秦錚等均在其列。 其中,《金昌集團住區規劃設計標準體系》是此次合作的重點,也是難點。作為“金昌標準”編制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人居委專家組組長開彥介紹,這項工作將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選擇金昌集團已開發項目進行居民滿意度調查,通過對調研結論的統計和分析,總結出金昌集團產品在哪些方面做得較好,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做得好的如何再提高,不足之處如何在今后的發展中改進;二是在調研的結論和建議的基礎上,根據金昌集團新開發的項目定位、客戶需求、市場情況等方面制定出金昌集團的綠色健康住區標準。 綠色住區引領未來 隨著房地產行業整體競爭形勢日趨激烈以及國家一系列相關限制政策的出臺,一些在行業內有相當影響力的大型房地產企業已經將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作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公司將企業的重點資源投入到了“綠色低碳型地產”的發展上。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國內不少地產項目打出了低碳、環保、綠色、人居等旗號,但是很大一部分只是做做樣子,找個賣點,甚至偷換概念,比如將小區綠化說成是綠色建筑。“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并不是企業真正轉型發展的正道。”開彥表示。同時,目前住宅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仍以單項技術、產品為主,相當一部分單項技術、產品的性能并不落后,但對提高住宅的整體性能和質量效果并不明顯,根本原因是缺乏配套化、系統化。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通過技術、產品的集成和整合,形成完整的體系和系統。 “在當前宏觀形勢下,要用科技引領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元端強調,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重點不在于“高科技”,而應倡導成熟適用“大眾科技”,尤其是適合當地氣候和地理環境條件的“本土技術”。人居科技應該走普及化、經濟化、系統化的路線。他介紹,目前,在金牌住區七條標準的基礎上,人居委推出了《可持續發展綠色住區建設導則》,新的標準體系將更加注重節能和環保,更加注重室內外環境品質,更加與國際接軌和量化操作。 那么,綠色住區的內涵是什么呢?人居委專家組組長開彥做了進一步解讀。他說,綠色住區應該包含3個基本要素,即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廢物排放減量無害以及居住環境的健康舒適。“它不是技術的簡單疊加,其最終的目標是要為綠色、環保、低碳的健康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設施,并通過室內外環境空間的布置和安排促進這種綠色生活的良性發展,因此綠色的內涵不能僅僅停留在科技和節能層面,而應該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完整定位,最終實現人-建筑-環境的和諧統一。” 開彥強調,作為城市規模住區開發和新城鎮建設的綠色指導體系,《可持續發展綠色住區建設導則》不僅充分考量了中國的開發實際,集結了中國人居環境金牌試點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實踐升華,還吸收和消化了目前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美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原則精神,具有行業引領性,將為企業創新和轉型提供有力的支撐。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與金昌集團的戰略合作中,《可持續發展綠色住區建設導則》主張的精明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將貫穿始終,并全面融匯于金昌集團的產品標準編制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