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04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來電:我是桐廬縣南洋新村的住戶。我們這里蠻滑稽的,旁邊二三十米遠有個工地,漏夜打樁,24小時在打,老人小孩都吃不消了。本來這也不是新聞,現在我們跟指揮部交涉了,他們給了一個處理意見。一個什么樣的意見呢?估計一般人肯定猜不出來:施工照常進行,每人發一副耳塞。我們小區傳達室還特意出了個通知,要我們去領耳塞。呵呵,是不是有點像現代版的掩耳盜鈴?是不是感覺很搞笑?其實我也不是來投訴的,就是覺得這個辦法太好玩了。
記者馮云濃核實報道:通知內容是這樣的:為達到降噪聲效果,濱江建設指揮部送來20只耳塞,當時給三幢4、3單元送去11只(試用),現尚存9只。有需要者請向門衛領取。特此通知。署名是南洋新村業委會,落款日期是9月29日。
發耳塞降噪?真的假的?
桐廬縣濱江區塊建設指揮部的工作人員說,確有此事,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
他說,南洋新村旁邊的工地是一個城中村改造項目,位置緊挨富春江,地下水豐富,所以打樁時,只能24小時不間斷施工,否則,地下水一倒灌,這根樁就廢了,“這一點,居民也是知道的。”加上地下有許多大石塊,進度就比較慢,“23米深的一根樁,別的地方只要一天就打好了,這里要4天時間,而且不能間斷!币舱驗橛羞@些石塊,打樁的聲音就特別響,“確實影響到了居民的休息!
上個星期,濱江區塊建設指揮部、施工方和小區居民坐了下來,就此事開了一個座談會。提出了四條措施:勤上潤滑油,減少磨擦噪聲;材料盡量白天運,降低夜間搬運材料的噪聲;集中最好的設備、人力,爭取一個月之內完工;先買20副耳塞,讓居民戴著試試看,如果降噪效果好,再大面積推廣。
“耳塞的效果好不好,由居民說了算,不過目前還在測試階段,結果還沒出來。”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