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品房要看清買賣合同、質量保證書,消費者早就知道;但是,大多數消費者卻不知道,今后買房還要看能耗說明書。記者近日獲悉,從10月1日起實施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明示消費者有此權利,“節能”將成為新建筑的關鍵詞。
近些年來,飄窗和落地窗開始在各個樓盤流行起來
,也成為了開發商們銷售房屋的重要賣點。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不管是在飄窗還是落地陽臺前站一會兒,明顯感到的是冬冷夏熱,很不舒服,而且在實際效用上與節能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同時,房子的窗戶是否隔熱,朝向是否合理,這些因素時時刻刻都影響到業主的錢袋子。
按照10月1日施行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開發商在銷售商品房時,有義務向購買人明示房屋的能源消耗指標、節能措施和保護要求、保溫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并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和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中載明。如果不提供說明,或者購房者發現實際耗能與耗能說明不符,可追究開發商的民事責任;不限期改正的開發商,還將被處以售樓價2%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將被降低或吊銷開發資質、清出開發市場。
該條例的施行對老百姓來說最大的亮點在于,它要求商品房節能指標要寫進購房合同,市民購房須看“節能指標”;鼓勵實行集中供熱,并逐步實行按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滿足分戶計量的要求,這就達到了人們“按需供暖”的需求,節省了能源的同時也能節約開支;同時,國家還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違反條例規定的開發商最高可獲罰50萬元。
此外,《條例》對新建的房屋建筑約束更是顯而易見,《條例》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保溫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5年。保溫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保溫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除此之外,《條例》還指出了國家鼓勵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采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條例》頒布后,建筑保溫材料供應商、太陽能企業和節能燈具制造等三類上市公司會從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