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上海市穩步推進綠色建筑 |
(時間:2016-5-10 9:32:15) |
在上海建設主管部門的推動下,綠色建筑得到越來越多設計師的關注。綠色建筑除了目標制定、政策推動之外,還需要典型引導。近日,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會長甘忠澤在市建設工程設計文件審查管理事務中心和市綠色建筑協會共同組織的“三湘海尚名邸現場觀摩會”上表示:“我們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通過搭建綠色建筑先進技術、產品交流平臺,挖掘和總結典型工作,推動上海綠色建筑穩步發展。” 從設計源頭抓起 近百名設計師參加了此次觀摩活動。“三湘海尚名邸應用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系統與傳統熱水系統相比,冷水出水更穩定且便于調節。通過實地觀摩可以增加我們對綠色建筑技術、標準的理解。”一位建筑設計師告訴記者。 涼臺上清一色的白條格狀板構成太陽能裝置。通過它,住戶就可以享受太陽能發電。總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的三湘海尚名邸是純住宅項目,屬于高端社區。一期項目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證書”,項目里有不少高科技,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系統、新風系統、外墻保溫系統、外遮陽系統、雨水收集、綠色建筑技術及熱反射隔熱涂料等。 三湘海尚名邸居住區住宅品質按照“和諧人居”理念設計建造。集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為一體,裝修一次到位。業主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省去許多裝修煩惱。 “綠色設計前置”理念在上海政府的推動下已成為現實。根據2014年《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要求,上海新建建筑在施工圖審查環節全部按照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執行。上海市建設工程設計文件審查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周翔宇在現場觀摩會上說:“2015年上海施工圖審查通過的綠色建筑項目面積已超過3600萬平方米。” 綠色建筑國內領先 事實上,上海從2014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則上全部按照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其中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均要求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八個低碳發展實踐區(長寧虹橋地區、黃浦外灘濱江地區、徐匯濱江地區、奉賢南橋新城、崇明縣、虹橋商務區、臨港地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六大重點功能區域(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臨港地區、前灘地區、黃浦江兩岸)內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其建筑面積占同期新建民用建筑總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50%,該標準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十二五”期間,上海已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共297項,總建筑面積超過2600萬平方米,其中獲得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占比近80%。僅2015年上海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共129項,總建筑面積1247余萬平方米;全年落實裝配式建筑項目達610萬平方米,連續兩年翻番,累計落實總量超過1000萬平方米;在全國率先完成40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并建成全國首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監管處處長陳寧在會上表示,綠色建筑是建筑業轉型發展的總體趨勢。其表現形式在于裝配式建筑、BIM技術是建筑業建造方式及建造技術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力推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模式,積極推進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加強對綠色建材的應用。 “希望設計及審圖單位不斷追求創新、尋求突破,助推上海綠色建筑的發展。”甘忠澤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