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煙臺市首個綠色建筑示范房開建 |
(時間:2016-5-16 9:34:02) |
5月16日,不用配備普通住宅里的暖氣空調,但仍能一年四季維持20℃-26℃的室溫。這種建筑在國外被稱為“被動房”。 如今,在高新區煙臺北航科技園內,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試點示范項目———煙臺首個高標準“被動示范房”開建,并將于今年年底竣工投用。“被動房”有啥新看點?昨天記者進行了探訪。 施工現場:北航入駐高新區建“智慧園區” 昨天上午,記者沿高新區航天路向東行,路北側,一排排的綠色圍網下樓體就是建設中的煙臺北航科技園。 走進園區,一期6.5萬平方米16棟建筑已結構封頂,目前正在做外墻砌體工序,下一步,將進行園區市政綠化及內部智能化設備安裝。 “我們這個項目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園投資建設的,總投資是1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一期是56畝,建設包括孵化園、加速區、綜合服務區等,項目于去年年初開工,計劃今年9-10月份投用!睋䶮熍_北航科技園相關負責人梁林介紹。 玲瓏剔透的玻璃房,直角設計樓體,雖然沒有完工,煙臺北航科技園建筑看起來也有種“數碼感”。 據了解,整個園區將針對“空、天、信”方面企業,吸引電子信息、機器人等領域創業、創新型企業,打造的一個以航空航天相關精密電子設備制造、信息服務、軟件開發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 “北航科技園已在西安、洛陽、鄭州等建設異地園區7個,煙臺北航科技園主要發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像3D打印、虛擬現實等科研、技術優勢,為入駐企業提供智腦支撐!睋毫纸榻B,目前,這個智慧型園區已經啟動招商工作,意向入駐的都是比如像自旋電子產品以及機器人產品等“高精尖”技術領域企業。 核心技術:墻體穿上“羽絨服”,窗戶自帶“保溫箱” 在煙臺北航科技園區的核心位置,就是神秘的“被動房”建設現場,百余名工人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這棟30#樓,就是咱們的被動房!睋毫纸榻B,該樓是由住建部牽頭與德國能源署合作建設的,是全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四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3014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今年5月初開始施工。 啥是被動式建筑?就是通過對建筑周邊環境中的陽光、地熱、風力等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從而減少或杜絕煤、天然氣、木材等常規能源的主動式消耗。 記者在施工現場發現一種奇怪的磚,水泥混合著粉煤灰,中間是白色的泡沫,看起來就像一塊塊兒的“三明治”。 “這是我們使用的加上保溫材料的‘保溫磚’,使用的是‘建筑一體化’施工,也是砌墻時直接用上‘保溫磚’,不用再做外墻保溫了。”工程負責人指著這塊“保溫磚”介紹,它叫自保溫砌塊兒,厚度是20厘米,普通住宅外墻如果保溫層是7-8厘米厚就不錯,就像給自身穿了一身“羽絨服”。 “它的好處不僅是施工時間能提高20%-30%,它還能降成本!睋榻B,建筑穿上這個“厚衣服”后,冬天屋外的嚴寒進不來,屋里的熱量跑不掉。 另外,普通的窗戶玻璃是兩層中空,“被動房”窗戶用的是“三玻兩中空”的,真空狀態下能防止熱量傳遞!熬拖裣奶毂鲀悍旁诒叵淅镆粯,這個真空玻璃,就起到一個保溫箱的作用。”雖然沒有安裝空調,但是夏天天也不會熱。 秘密武器:大樓戴“口罩”防霧霾,一年四季恒溫恒濕 記者了解到,風和陽光是被動房調節自身溫度的重要資源,因此被動房所在地的氣候、太陽照射時間與高度、風力和風速等都是被動房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吸收太陽熱能的材料的朝向和多少都經過精密計算。 “實際上,我們采用德國技術,它的原理就是保持每個建筑的全封閉狀態,也就是盡量減少冷橋,即室內外冷熱交換的通道!睋こ特撠熑私榻B,熱損耗主要出現在門、窗等建筑材料接口處,被動式建筑充分考慮這些卡口部位的密閉狀態。 記者了解到,整棟樓里每間房都會安裝新風系統,該系統的功能不僅把清新空氣導入室內,還把經過地下空氣泵的空氣多余的熱或冷轉為常溫。如此一來,不用任何取暖和空調設備,被動房一年四季都能把屋內溫度維持在20-26℃,濕度保持在40-60%。此外,新風系統還會配備除霾裝置,這就相當于房屋內置了空氣凈化器,新風在進入室內前就將得到凈化。這相當于給大樓戴了個“口罩”,即使是在室外嚴重霧霾的情況下,室內仍然處于安全狀態。 “被動房”在中國的學名被稱為“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通過采用各種節能技術構造最佳的建筑圍護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溫隔熱和氣密性,使建筑對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依靠太陽輻射、地熱等增溫和建筑室內人體和設備的散熱,來維持室內舒適的溫度,可降低建筑能耗90%以上。 與傳統節能建筑相比,“被動房”能耗僅為普通節能建筑的1/10至1/4,“不用暖氣和空調,無論冬夏,房間至始至終保持適宜的溫度”,這就是“被動房”技術所能給世界帶來的改變,降低能耗、保護資源、將二氧化碳排放將至極低,同時給居住在里面的人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環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