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新建工程 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今年,隨著坐落在淄博新區的金融中心大廈、新材料交易中心的相繼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目前,僅新材料交易中心簽訂協議企業共計93家,辦理入住手續的共計81家,進駐率達到87%,解決就業900余人,淄博市商務金融區初具形態,同時以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設的樓宇也在不斷刷新著淄博的“顏值”。在建設之初,淄博市就按照綠色生態示范城區要求,委托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低碳生態城市研究中心,編制了淄博新區綠色生態城區規劃。 淄博新區在原有規劃基礎上,增加綠色、生態、低碳理念,編制了綠色生態城區指標體系、綠色建筑專項規劃、非市政水系統專項規劃、生態環境專項規劃和綠色生態城區實施方案。在原有控規基礎上,將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市政等方面的控制性指標體系落實到每個區域、每個地塊和每個項目,實現指標體系區域化、塊狀化和項目化。而且組織編制并發布實施了一系列綠色建筑地方性技術文件,對淄博新區綠色建筑從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建造施工、專項驗收、運行維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綠色建筑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綠色建筑是基礎。淄博新區建設伊始,率先提出新建建筑要實現“全綠”和100%全覆蓋,著力打造綠色社區、綠色校園、綠色保障房住區、綠色醫院、綠色金融商務區等綠色建筑綜合性示范區。同時,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高水平建設、高效能推進,傾力打造淄博新區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截至目前,淄博新區17個新建工程、231萬平方米,全部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其中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占52%。 18條主次干道 全是“綠色道路” 為構建完善綠色交通體系,淄博新區城市規劃區內18條主次干道均按綠色道路標準建設。11月30日,除天津路及公園北路部分路段正在建設,其他道路全部完成,綠道總長度約80多公里,全部實行慢行交通一體化設計,兩側綠化均采用鄉土植物。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96.42%,示范區新能源公交車輛應用比例達100%,有3條公交線路采用純電動公交車,興建2處電動公交充電站。 在此基礎上,淄博新區加快綠色能源利用,將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納入控制性指標體系,所有新建100米以下住宅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積極推動淺層地熱能的應用,文化中心等建設項目地源熱泵應用面積已達50多萬平方米。 充分利用廢棄場地建設齊盛湖公園,將地域文化與綠色低碳理念相結合,注重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建成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生態園林。同時,積極應用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建設淄博第一環保熱電廠,實現了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標。構建淄博新區綠色生態示范區信息系統,實現綠色新區城市建設資料的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管理,為“數字淄博、綠色新區”打下良好的基礎。 完善激勵機制 重獎“綠色建筑” 為了全力保障生態城區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淄博市成立淄博市綠色建筑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明確提出淄博新區要按照綠色生態城區的標準規劃建設,強化過程監管和督導,嚴格建設前期以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閉合把關。 同時,在新城區著力培育發展綠色產業集群,積極發展以商務金融、高端服務、電子信息、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為主的新興綠色產業,重點培植資金清算中心、金融中心大廈等商務金融項目,萬達城市廣場、黃金城等高端服務項目,太保在線服務中心等電子信息項目,藝術品交易中心、齊魯創業創新谷等文化創意項目,形成低碳高增長的發展模式,實現產業領域的綠色發展。 在此基礎上,淄博市完善“兩級投入”的激勵機制,對全市達到綠色建筑星級標識的項目,給予一星級15元/㎡,二星級30元/㎡,三星級50元/㎡的資金支持。目前新區已落實綠色建筑市級獎勵資金達800多萬元。對淄博新區綠色建筑單獨獎勵,給予三星級30元/㎡、單個項目300萬元封頂,二星級20元/㎡、單個項目100萬元封頂,一星級10元/㎡、單個項目50萬元封頂的資金補助。 對于采用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建設項目,給予10元/WP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采用地源熱泵的公建項目,給予熱泵合同金額5%的獎勵,最高不超過30萬,住宅項目給予熱泵合同金額2%的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 為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先行先試、示范引領作用,在充分利用好省、市獎勵資金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淄博新區建設,淄博市文化中心等項目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進行建設,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提升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