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蘇省鎮江市大步邁入建筑產業新時代 |
(時間:2017-6-1 9:15:11) |
芳菲五月,滿目蔥蘢。一座座改變人民居住品質的綠色建筑正崛起于南山北水之間,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綻放出其獨特的魅力。 “生態領先”是鎮江人對“綠色”的孜孜追求,近年來,鎮江市住建局在推行綠色建筑、提升產業品質的道路上執著探索,讓綠色建筑與人和諧共處,令現代山水花園城市漸行漸近……奏響了一曲振奮人心、建設精品城市的交響樂。 頂層設計指明方向 2013年7月,鎮江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關于全面推進鎮江市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次將綠色建筑理念推向了公眾,并強制性推行綠建標準。 2014年,鎮江市獲批綠色建筑示范市,制訂了《鎮江市綠色建筑示范城市實施方案》、三年實施方案,不僅明確了各部門的責任和任務,同時還為鎮江綠色建筑示范市建設畫出了路線圖。 刷新舊觀點,重塑新理念。綠色建筑的發展思路在鎮江大地破土萌芽。 如今城建、交產等平臺公司新建的安置房絕大部分是二星級綠色建筑起步,港南路公租房的綠色建筑標準則更高。 綠建由點到面,從單體建筑向示范園區推開。新區、大學城等成為綠建集中建設示范區。2016年,新區綠色建筑示范園區通過省級驗收,成績位于全省前列,并于當年啟動三年提升改造計劃;官塘綠色建筑示范園區,將于明年接受省級驗收;大學城將建設成綠色生態高校園區,其中三星級綠色建筑將達到20%,二星級綠色建筑將達到30%。2018年大學城建成后,將成為全市綠色建筑的亮點工程。 “在政策引導的同時,鎮江市十分注重經濟杠桿的撬動。通過專項引導資金的發放,鼓勵企業或單位提高建筑的綠色標準。”鎮江市住建局總工程師潘海濤說:“據統計,鎮江3年先后投放資金超過2億元。” 綠色理念貫穿始終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為兩類,一類是設計標識,另一類是運營標識。如何讓綠色建筑真正綠起來,讓綠色運營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鎮江市住建局從制度和機制出發,走出了新路子。 為了鼓勵建筑進行綠色運營,鎮江市住建局加大了綠色運營標識獎勵力度,要求有條件的單位和企業要對建筑進行綠色運營。更是從制度上提倡綠色運營的建筑,要在竣工一年后對其實際運營情況進行驗收。萬達廣場、揚中金陵飯店等成為全市綠建綠色運營“吃螃蟹”的企業。 然而,由于綠色運營往往需要專業的管理團隊,這對許多物業企業來說門檻較高。所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為許多建筑業主的另一種選擇。 鎮江市住建局建立了一個建筑能耗實時監控平臺,經過幾年積累,通過大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形成一個不同行業的建筑能耗定額標準。每一個單位可以委托社會專業團隊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其降耗所產生的效益,由單位和受委托的專業團隊共享。而專業團隊的改造投入和利潤,可以分多年從降耗效益中獲得。據悉,鎮江市的職工文體中心就試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建筑產業轉型布局 依靠科技力量,鎮江建材企業技術開始實現突破。建華墻材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后,在預制墻板的同時,也在向管廊、樓梯等PC構件領域深耕; 威信廣廈采用模塊建筑體系,將住宅分成若干個空間,在工廠生產線上組裝建筑模塊,其預制率超過80%;通過三維建模,建筑施工工藝可以精確到毫米級……鎮江的建筑和建材企業,推進技術創新,正不斷提高建筑業的科技含量,適應著現代越來越多的高端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 記者從鎮江住建局了解到,目前,鎮江已經開始重點培育相關企業,著手布局建筑產業現代化。一批關聯企業,正以建筑產業為依托,不斷向前探路。 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萬科沁園、蘇寧、港南路公租房、中南世紀城、中建大觀……房地產企業開始接受新的建筑工藝。“大規模采用通用構件,可以節約建筑成本。”業內人士統計發現,“一幢樓房采用預制構件,成本上漲500元/平方米,但5幢樓房,成本就能持平,如果達到8-10幢樓房,成本還會有所下降。” 據了解,從2018年到2020年,鎮江市的成品住房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設的比例將分別達到30%、40%和60%。屆時,一個全新的行業生態圈,將開啟鎮江市建筑產業新時代。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