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南省長沙市221個項目取得綠色建筑標識 |
(時間:2017-6-15 9:46:38) |
在洋湖濕地公園對面,湖南省建筑設計院總部新址去年投入使用,除了“高顏值”,該總部大樓還有不少“內在美”:通過運用底層架空、建筑中庭、立體綠化等,實現自然通風采光,使整個建筑成為“光的容器”;通過采用水源熱泵系統、排風熱回收系統等,使建筑運營成本大大降低……該建筑成為湖南首個綠色建筑展示基地。記者昨日從市住建委了解到,到2016年底,全市共批準綠色建筑試點項目329個,建設面積約4900萬平方米;共有221個項目取得了綠色建筑標識,總建筑面積2450萬平方米,其中三星級綠色建筑項目14個。全市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全部新開工建筑面積比例超過40%。 綠色建筑貫穿建筑全壽命周期 什么是綠色建筑?市住建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偉勝向記者解釋,綠色建筑貫穿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其特點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通過更合理的空間設計、完善的功能布局等,打造更宜于人居、更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建筑。 王偉勝介紹,早在2009年,長沙就開始逐步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在全國率先組建長沙市綠色建設發展指導辦公室,負責全市綠色建筑推廣工作;2013年出臺《長沙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提出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和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等,要按不低于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設計建設。 綠色建筑,對市民來說并不陌生,它就在我們身邊。位于開福區福元西路北側的萬國城MOMA項目,綜合統籌透水地面、復層綠化、雨水收集系統等,優化場地徑流、減少熱島效應,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作為冷熱源,創造恒溫恒濕的舒適環境;同時運用建筑外遮陽系統、LED燈照明等節能措施,實現節能減排。該小區成為湖南首個取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住宅項目。 2020年綠色建筑比例將超50% 在推廣單體綠色建筑的同時,長沙還推動綠色建筑集中連片發展。梅溪湖國際新城2012年底獲批國家首批綠色生態示范城區,作為重要參考指標,該片區內新建建筑100%為綠色建筑。今年初,《湖南湘江新區綠色建筑管理辦法》出臺,今后新區內梅溪湖國際新城、洋湖新城、濱江新城、大王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四大片區綠色建筑都將達到100%。 “選擇綠色,就是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王偉勝說,長沙的綠色建筑在建筑數量、建設規模、覆蓋范圍、建設品質等方面一直穩居全省首位,進入全國前列。到2020年,長沙市綠色建筑占新開工建筑的面積比例將超過50%。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