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標識是指依據能效測評結果,對建筑能耗相關信息向社會或產權所有人明示的活動。納入本次能效測評的項目包括五類:新建(改建、擴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單體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及以上的項目),實施節能綜合改造并申請財政支持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省級建筑節能專項引導資金安排的項目,申請節能示范工程的建筑,申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建筑。
市節能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通知目前只針對已獲批準的省級建筑節能專項引導資金項目、節能示范工程的申報單位,目前蘇州申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專項引導資金項目2項,省級的有5項。
1.普通居民住房是否應納入測評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還不具備條件,在我國要強制執行能效標識制度還存在一定困難,如相關技術指導還不夠,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法規不完善,以及開發商與消費者對能效標識接受程度不一致等。即便在國外也不是100%覆蓋,我國建筑節能起步相對較晚,該項管理要真正運用到民用建筑中,還需要時間,比如蘇州這樣在建筑節能方面取得較快發展的城市,要推廣該標識管理,起碼也要等上六七年時間。
2.將給購房者帶來哪些影響
有關人士介紹,標識管理是向房屋消費者提供有關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和能耗量指標信息,空調、照明、電氣等能耗情況都要被統計。等到建筑能效標識管理真正鋪開,其適用對象將擴大到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實施節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前的既有建筑。業內人士分析,新建建筑如果按照規定的節能標準進行設計,單位成本要上升2%以上,屆時如何讓開發商自覺自愿采納能效標識,市民是否愿意承擔“多出來”的一筆購房費用,將是關系到該項管理能否順利推進的首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