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同時,我國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隨著裝配式建筑產業在近年的迅猛發展,“蓋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的建筑新理念也逐步被人們所熟知,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行業的新熱點。 市場發展滯后 不過,與上游生產制造端的火熱相對地,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反應卻顯得有些冷清。對于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狀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宜明分表示,首先,產業上游各個環節單打獨斗,集成效益難發揮。容易出現很多扯皮問題,降低效率。二是設計集成度低。傳統設計院在結構、機電、裝飾一體化集成設計的應用不普遍,且成熟的資源較少,導致裝配式建筑設計集成度不高。三是整體工程成本較高。裝配式建筑比現成澆灌貴出約200-400元/平方米,物流成本也相對較大。四是缺乏行業標準,社會認可度不高。此外,面向社會的推廣宣傳不夠,社會對裝配式建筑的結構安全性表示質疑,甚至是誤解。 袁寶則認為,要想突破這種現狀,一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直接降低成本。關鍵是將一個產品的完整的生產過程整合在一個立體里面和同一個信息平臺上,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從而降低成本。二是要規模發展、發揮集成效應。成本高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規模小。三是規范行業標準,加強宣傳引導。包括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并且讓消費者對裝配式建筑有充分的了解。 科技房屋賦能裝配式建筑 如何才能做好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應用?袁寶表示,裝配式建筑涉及各個環節,從環保、節能、輕便、防火、防潮、隔音、隔熱等方面到防震、防火、防水、防凍、防裂紋、防蟲蛀、防老化等環節,無不是重點,特別是所謂的標準化、模塊化、簡單化更是與無鋼筋、無水泥、無磚、無梁、無柱、無石材、無構件等情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為此,未來空間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實踐,推陳出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突破,走出了破局的第一步。 首先,未來空間進行了全產業鏈整合。如輕鋼別墅項目中,80%的工作在產業鏈前端工廠完成,項目裝配僅占20%工作量,大大減少了現場人工成本,也降低了現場工作難度。在創新企業管理方面,未來空間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和智慧工地,實現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和現代化的制造方式,從而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裝配式建筑的成本。 其次,在新材料研發上,未來空間研發的秸稈、工業廢渣等資源利用新型墻體材料,不僅成本低、而且其各項參數都優于目前市面上各種墻體材料,并具有防火、防水、材質輕、防蟲害等特點;同時,未來空間以中國綠色環保建材基地為依托,采用新技術、新軟件、新設備、新材料、新模式的核心技術,以全方位一站式的整裝方案全面滿足不同細分市場需求 此外,未來空間不斷研發前沿技術,整合了大專院校、行業專家、導師、智庫資源,建成功創業商學院,并發起成立新型裝飾裝修產業集群投資基金,圍繞智能家居、綠色環保、新型建材、創新科技等領域投資,加速新產品、新技術、新項目、新產業的成果轉化。 技術條件成熟,市場潛力巨大,袁寶深信,裝配式建筑市場大有可為。他表示,未來空間國際產業集團將進一步鞏固發展基礎,提高發展質量,努力打造成全國一流的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