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開裂、瓷磚脫落、地板漏水……這是傳統裝修極易出現的質量通病,這些質量問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裝修施工現場有手工作業和濕作業。 在此背景下,裝配式裝修應運而生。裝配式裝修是指采用干式工法,將工廠生產的內裝部品在現場進行組合安裝的裝修方式,與傳統裝修相比,裝配式裝修將更高效、更環保、更安全。

近年來,在政策的推動下,裝配式裝修熱度不減,吸引了房地產商、裝飾企業、設計企業等多類選手入局。風口之下,以部品制造起家的和能人居已發展出較為成熟的裝配式裝修工程實踐,成為中國首家從事全屋裝配式裝修的企業。 2019年10月17日,億歐家居對話和能人居科技集團副總裁劉云龍,從技術、市場等角度探討裝配式裝修行業的發展。 突破供給側的產業升級是現階段重點 為什么裝配式裝修優勢明顯,在國內卻遲遲沒有推開?劉云龍認為,其中的難點在于建立體系。 “生產制造單一部品并不難,把部品整合成既滿足內裝空間需要,又滿足建筑本身的穩定性、耐久性、氣密性、水密性等的全體系部品,這是困難的。” 為此,和能人居經過5年的技術打磨,構建了完整的產品技術體系,最終提供給甲方的是工期縮短、品質更高、更易于維護的、沒有成本溢價的產品。

傳統裝修與裝配式裝修工作流程對比
形成完整的產品生產能力后,企業面臨的問題便是產能落地,劉云龍談到: “于國內而言,供給不足是一個瓶頸,快速突破供給側的產業升級是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從2018年開始,和能人居著力于從北京跨向全國、跨入公租房領域。為實現“雙跨”,和能計劃五年內在全國建成5個區域的基地工廠,同時聯合發展75個本地工廠,這些工廠將與本地化的省級建工企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聯合,共同落地裝配式裝修的部品供應基地。 不過,可以發現的是,于需求端而言,目前,裝配式裝修行業主要服務的對象仍集中于公租房、長租公寓、辦公領域,在劉云龍看來,“2C業務還沒有準備好”,仍有三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夯實: 一是產能全部落地,實現2C業務的部品供給; 二是建立更完善的信息化系統。2B業務的信息化系統是大批量、標準化的,而2C業務的生產是小批量、多頻次、變化的柔性生產,建立起能夠支撐2C業務設計、生產的個性化信息系統還需進一步夯實; 三是引導消費者接受。當前,消費者對于裝配式裝修還存在認知隔閡,對于“六面架空”等裝配式裝修效果的接受仍需要過程。為此,和能人居將在產能落地后,在主要的目標市場配合建設裝配式裝修體驗館,引導C端顧客接受裝配式裝修部品消費。 探討協同的可能性:搭建全產業鏈生態平臺 對于當前裝配式裝修賽道上的選手,和能人居集團副總裁劉云龍將它們歸納為三類: 以亞廈和金螳螂為代表的裝飾企業;這類企業在獲取顧客能力,尤其是大規模交付能力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此基礎上,這類企業圍繞裝配式裝修的三個特征:干式工法、管線結構分離、部品定制化做一些產品集成,將會在這個領域有較大市場; 以設計為主導的企業;這類企業擁有方案解決能力,他們通過將市面上的裝配式部品集成在一起,使構造更合理、效果表達更好,能夠滿足甲方需求,它們主要體現的是整合能力; 部品制造企業。以和能人居為例,擁有制造基因,能夠提供完整的產品技術體系和規模復制能力。同時,還有一些原來不是做裝配式裝修部品的企業,如以石膏板見長的北新建材,如果能夠在墻、頂、地、隔墻、衛生間等領域做一些技術前探和積累,也可以快速轉向這個領域,在市場分得一杯羹。 在參觀和能人居樣板間的過程中,筆者觀察到樣板間內不乏“智能家居”的產品體現。 劉云龍認為,智能家居發展到現在,主要的難點是客戶不會專門為一個產品進行裝修翻新。而裝配式裝修在產品的標準接口以及管線通路上,為智能家居布線提供了通路,能夠在為客戶提供整體式翻新的過程中,滿足嵌入智能家居產品的需求,于智能產品制造商而言,他們通過把產品嵌入進來,實現了業務應用。 未來,和能人居將致力于搭建全產業鏈生態平臺,圍繞研發、設計、制造、供應、項目、運維六個領域開發云服務,實現SaaS化,讓和產業鏈相關的各方都能在裝配式裝修的平臺上發揮價值,在這一生態平臺中,研究機構可以研究更多的部品,設計院可以利用系統快速出圖,施工總包方能夠通過平臺可視化了解產品生產、安裝、驗收過程,運維可以讓甲方獲取全產業鏈的信息......億歐家居了解到,目前和能人居已于9月30日完成設計云開發,進入內測階段;并計劃于年底完成制造云運行,完全建成這一生態平臺需要四到五年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