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圳率先以法治引領保障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時間:2023/5/22 10:36:17) |
近年來,深圳率先以法治引領保障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在綠色建筑發展上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截止目前全市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超過1500個、面積已超過1.4億平方米,在2021年全國城市綠色建筑發展競爭力指數中排名第一。
培育行業典范:“四項創新”確保典型案例示范引領
建科大樓是深圳培育的綠色建筑行業典范。大樓共采用40多項綠色建筑技術,年節省常規能源約60萬度電,減排375噸二氧化碳,獲得國家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等三十多個獎項,綠色建筑創新發展特色突出了“四項創新”。
創新綠色設計、建造、運營理念。強化共同參與設計、建造和運營,實現建筑本身為共享提供平臺的目的,使大樓成為融合“本土化、低成本、低消耗、可推廣”理念的綠色辦公建筑。創新充分融合技術、環境、人文設計方法。基于各類人群感受、環境的影響分析,進行綠色建筑策劃;基于實地檢測數據進行數值模擬仿真分析,進行建筑、聲、光、熱、氣流組織等方案設計;采用三維仿真協同設計方法,實現多專業協調配合。創新集成、高新技術融合模式。通過建筑體型和布局設計,創造利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隔音降噪和生態共享的先決條件。創新綠色運維體系,實現共享運營。引導大家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養成健康的行為模式,從而達到綠色建筑設計及建造初衷。
綠色建筑條例:“五個突破”助力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綠色發展”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特區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綠色建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率先在立法上實現“五個突破”,持續為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先行示范樣本。
條例首次將包括工業建筑在內的全部建筑納入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和運營的強制范圍,并提出了比國家和廣東省更高的綠色建筑等級要求,拓展了綠色內涵。首次以立法形式規定了建筑領域碳排放控制目標和重點碳排放建筑名錄,建立建筑碳統計、碳審計、碳監測、碳公示等制度和機制,降低建筑碳排放強度和碳排放總量,促進了低碳轉型。對室內隔聲、空氣污染、建筑能耗水耗等綠色、健康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建筑品質。明確將綠色建筑的規劃、建設、運行、改造、拆除全過程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夯實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物業(運維)單位承擔相應的主體責任,強化了主體責任。通過鼓勵和支持綠色建筑相關創新技術的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激發綠色低碳產業的市場內生活力,推動了產業發展。
法治引領保障:“兩手抓”確保治理工作全面均衡
深圳始終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通過“兩手抓”,讓工作不偏不倚,使得綠色建筑領域始終得以全面均衡發展。一手高標準推進住建領域立法。2022年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重點推動燃氣條例、消防條例等法規以及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管理辦法等四個政府規章的制(修)定工作。一手扎實推進住建領域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本領域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執法程序,動態調整處罰自由裁量權,及時發布執法指導案例,認真開展執法培訓。2022年共作出行政處罰案件185宗,處罰金額約1200萬。
|
|
|
|
推薦圖片 |
 | 愛普生正式發布環境定位聲明 以可持續創新 | 2023年3月21日, 2023愛普生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向中國市場發布愛普生的使命和愛普生環境定位聲明。&nb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