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蘇省南通市將“雙碳”理念融入城鄉建設 |
(時間:2023/9/22 15:23:32) |
超低能耗、智能監測、溫度宜人……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走進市民生活。上月,如皋成為南通第5個省級綠色建筑示范區。在最新的全省綠色建筑綜合考評中,南通位列第一等次,創歷史新高。
綠色地標拔地而起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可以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2020年起,南通市新建城鎮建筑均為綠色建筑,其中主城區以三星級綠色建筑為主,南通大劇院、南通美術館等地標性綠色建筑拔地而起。
如皋曙光希爾頓逸林酒店項目2019年開工,今年8月19日正式開業,是目前如皋第一高樓,也是如皋新地標。酒店為三星級綠色建筑,包含超大規模宴會廳、國際會議中心、游泳池等配套設施。
進入酒店,溫度宜人、燈光柔和、空氣清新。“大堂使用多盞高效LED燈,這也是節能的一種方式。”項目負責人錢勤良說,酒店為29層,4層以下全部使用太陽能熱水。整個項目亮點有熱排風能量回收系統、高效冷熱源機組和BA(智慧樓宇)智能控制系統等。
項目設置的能耗監測系統,能實時采集水電等各種能耗數據,實現能耗清晰化、數據可視化、管理數字化。大堂、宴會廳、前廳、餐廳、游泳池等各大空間功能場所采用集中式低速風道空調系統,由空氣處理機組獨立處理新、回風;后勤辦公、餐廳包房、SPA間、健身等小空間房間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氣-水系統。“一、二、三層還設有二氧化碳濃度監控,監測發現超標后會自動調節,保證空氣流通,給客戶們提供舒適的環境。”酒店運營負責人劉益林介紹,項目根據各功能場所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空調新風系統,整體能做到冬暖夏涼、溫度適宜。
綠色校園“內外兼修”
9月,400多名學生在啟東蝶湖中學(折桂中學新校區)開啟新學期。作為2022年啟東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蝶湖中學于去年4月開工建設,今年8月完工。
學校業主代表顧裕興介紹,教室全部使用環保涂料,安裝木門,鋪設地板磚,走廊地面是水磨石,采購的是ABS塑料桌椅以及布藝窗簾等。“專業檢測機構多次檢測,室內空氣質量一直都是合格,家長們完全可以放心。”校園內像“海綿”一樣的綠地還會將雨水收集起來,用于綠化澆灌和道路沖洗。
蝶湖中學內建筑均為二星級及以上標準的綠色建筑,包括圖書館、行政綜合樓、藝術綜合樓、科學實驗樓、教學樓、體育館、食堂、宿舍樓等。“其中圖書館不僅是三星級綠色建筑,還是超低能耗建筑。”啟東建筑集團蝶湖中學項目經理陳洪濤介紹,圖書館外墻采用發泡陶瓷保溫板,外窗采用鋁合金平開窗,能有效降低供暖空調負荷;內置百葉遮陽外窗,可調節遮陽比例達到45%;采用多聯式空調加新風系統,新風直接送入各空調區域。預計每年節電約6.11萬千瓦時,節水約3.37萬立方米,全生命周期預計減碳約3.37萬噸。
開窗見綠、四季花香,綠色低碳學校不僅生態環境美,還要“內外兼修”。學校領導表示,將培育師生生態文明素養,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辦學過程,共同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健康美麗的校園空間。
城鄉建設“向綠而行”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已融入城鄉建設各方面,從全面推廣到穩步發展,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走進市民生活,助力節能減排的同時,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
主城區某三星級綠色小區通過設置雨水回收系統,采用下凹綠地、雨水花園、雨水回用等措施來降低場地年徑流量。雨水循環用于綠化灌溉等,綠化采用自動噴灌,配有雨量傳感器與土壤濕度感應器,可以根據室外降雨情況以及土壤濕度進行自動啟停。每戶還設置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對住戶內的空氣質量品質進行實時監測并聯動新風系統,讓小區居民住得更舒心。
從“綠色工地”到“全過程綠色建造”,近年來,南通市深入踐行“雙碳”理念,推動城鄉建設全面“向綠而行”。2022年,南通市新增綠色建筑1576.07萬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71.52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583.2萬平方米,其中太陽能光熱564.85萬平方米,淺層地能18.35萬平方米,建筑節能量15.09萬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減排量39.90萬噸。
市住建局綠建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發揮全國科普宣傳先進單位的品牌優勢,多渠道、多舉措宣傳綠色建筑對生產生活的實際效果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深遠意義,努力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的綠色建筑示范區和示范項目。
|
|
|
|
推薦圖片 |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首屆非洲氣候峰會 | 9月4日至6日,首屆非洲氣候峰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峰會由非洲聯盟委員會和肯尼亞政府聯合主辦,主題為“促進非洲和全球的綠色發展和氣候融資”,肯尼亞總統魯托出席峰會開幕式并致辭。中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