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泥石流全國哀悼日剛過兩天,云南貢山又發生泥石流,村莊疑滅頂。所謂天災,僅僅是一個方面,我們必須看到,“主觀”形成的人禍或許更應對那些逝去的生命和損毀的村莊負責。 一次又一次天災的背后,無法掩蓋的是長期以來人為因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濫砍濫伐、燒山開田、過度開采…… 專家指出,災難的罪魁禍首是生態破壞。保護地球,環保節能,成了每個地球人的使命。 然而,對能源的過度需求,導致自然遭受破壞、災難頻繁發生。占社會總能耗很大比例的高樓大廈的能耗,不得不引發人們的思考:如何利用智能化系統實現建筑節能,為地球節省每一份能源引起人們的關注。 智能是手段,節能是目的,建筑節能已日趨成為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其核心業務是建筑電氣節能改造。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國,而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25%。"十一五"規劃目標建筑行業要完成節能達1.01億噸標準煤,建筑節能總面積達21.46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是重中之重。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的核心是建筑電氣節能改造。預計未來幾年建筑電氣改造面積增速超過30%,08年市場容量超過30億元。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建筑業得到飛速發展,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然而,在這些外表光鮮亮麗的建筑中,很多都屬于高能耗建筑。資料顯示,我國的建筑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30%%以上,建筑單位能耗水平是歐洲的4倍、美國的3倍,不節能建筑占建筑總量的90%%以上。建筑能耗過高的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為此,我國近些年來相繼出臺了《公共建筑節能條例》、《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政策,將建筑節能擺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