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武漢投108億元治理湖泊 |
(時間:2012-8-31 14:10:28) |
對于有“百湖之市”之稱的武漢來說,散布三鎮的湖泊就是這座城市的眼睛。今年,武漢市將“保護湖泊與治理污染”列入全年“十個突出問題”。昨日,武漢市治庸辦督察組來到武漢市水務局,督辦電視問政曝光問題整改。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市已經啟動主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的五年行動計劃,5年內投入108億元治理湖泊污水處理難題。其中,市民最為關注的東湖,將在明年年底實現基本截污。 每天10%的污水直排湖泊 武漢市水務局污水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中心城區每天產生污水200多萬噸,但污水處理能力只有188.5萬噸,仍有較大的缺口。他表示,即使調用目前所有的污水處理能力,中心城區仍有近10%的污水要直排入湖泊河流。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的污水處理最大的難題,并不在于處理設施不夠,而是管網建設不足。他透露,去年9月,武漢市政府就批復了主城區污水收集與處理的專項規劃,2020年該市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358萬噸,管網建設要達到2300公里。 根據這一規劃,今年武漢市政府又制定了《武漢市主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五年行動計劃》,提出未來五年投入108億元,對現有的部分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并建設1031.5公里管網,實現“一張干網全覆蓋,兩江水源得保護,三鎮湖泊不納污”的目標。 他表示,通過五年建設,加上目前已有的900公里管網,武漢市中心城區的骨干管網將全面實現雨污分流。 東湖明年底實現基本截污 在遍布武漢的湖泊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全國最大“城中湖”——東湖的截污問題。昨日,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東湖仍有10個排污口,其中喻家湖、官橋湖、先鋒明渠和九峰明渠四個排污口問題最為嚴重。但他透露,通過有效截污,明年年底之前東湖的污水直排問題可根本好轉,實現基本截污。 他介紹,該市將逐步實現對四大排污口的截流。其中,喻家湖和官橋湖的排污口,將進入龍王嘴污水處理廠,先鋒明渠則進入落步嘴污水處理廠,九峰明渠則屬于王家店污水處理系統。 但是,污水處理能力不夠,仍是堵截排污口的最大阻力。目前,龍王嘴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僅為15萬噸,而東湖、南湖的污水排放就達到26萬噸/日。該負責人表示,龍王嘴污水處理廠的擴容已刻不容緩,目前該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計劃今年開工,爭取明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喻家湖和官橋湖的排污問題能有效解決。 此外,落步嘴污水處理廠的管網已安裝到廠,但有一個泵站建設受阻,目前正在協調。而王家店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并同步建設了75%的管網系統,今年底可基本完成。對于東湖周邊的一些小排污口,水務部門將通過分散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污水處理。 據介紹,目前東湖周邊已布局5個污水處理廠。此外,僅在東湖風景區,就建設了9座分散污水處理設施。 湖泊污泥極易造成二次污染 昨日,有督察組成員表示,對截污后的污泥,國外多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一經驗能否為武漢所用。對此,該負責人坦陳,污水處理完成后會產生大量污泥,對湖泊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僅中心城區每天就有700噸。他透露,目前該市規劃,到2015年95%的污泥實現無害化處理。 他介紹,目前該市已有幾個污泥處理項目:龍王嘴污水處理廠已與一家水泥公司簽訂協議,將污泥作為水泥窯的原料進行處理,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在新洲正在建設一座污泥處理廠,將污泥變成肥料;利用亞洲開發銀行的資金,在武漢三鎮每個城區設立一座污泥消化廠。目前三個項目都已完成布局,正在報批。 針對督察組成員提出,可將幾個處理廠串聯擴容的建議,該負責人表示,受湖泊分散的條件限制,武漢市修建大型污水處理廠并不現實。目前,主城區污水處理廠最大的日處理量為40萬噸,與北京等城市的90萬噸存在較大差距。不過,他也透露,武漢可能將沙湖污水處理廠和二郎廟污水處理廠合并。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