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清潔北京污水用上神秘"紅菌" 成本節約上千萬 |
(時間:2012-12-14 10:16:37) |
■探訪地點:高碑店污水處理廠 ■探訪時間:12月10日 氨氮污染物的去除是我國水污染控制領域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厭氧氨氧化工藝則是去除氨氮的革命性技術。記者在北京排水集團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目睹了紅菌的生長環境,參觀了被稱為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工藝,這項技術現已成為世界各國頂級水務研發機構研發和競爭的前沿技術。 ■2毫米顆粒含有數億紅菌 在紅菌工程化試驗基地,技術人員特意擺放了一排盛了紅色微生物的玻璃瓶。據了解,瓶子里一個直徑2毫米的小顆粒居然有3.5億個紅菌。紅菌不易培養,而且容易流失。科研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優化其生存環境,讓它們成長得更快。通過7年實驗,排水集團終于培養出了紅菌,培養時間由過去的3年縮短到目前的半年,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培養技術骨干需要兩三年 據介紹,如果是剛出校門的大學生,要培養成技術骨干,周期需要兩三年,如果是操作工的話,也需要半年時間。他們要在這個基地完成系統的實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另外基地已成為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從碩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高端人才鏈一直貫穿其攻關項目的始終。 ■治污成本每年節約上千萬 據集團技術部劉偉巖部長介紹,“紅菌”技術如果能在全市范圍內應用,可節約建設費用5億元,每年節約污水處理運行成本5000萬元。按照本市每天處理垃圾滲濾液2000立方米,每立方米處理成本為50元左右計算,“紅菌”脫氮技術的應用可使得單位處理成本降低30%以上,每天可節約3萬元,僅垃圾滲濾液處理這一項,一年就能夠為北京的污水處理節約運行成本上千萬元。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