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綠滿德陽 新建建筑綠色發展引領節能新時代 |
(時間:2015-7-9 11:39:51) |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德陽市綠色建筑發展規劃(2014-2020)》(以下簡稱《規劃》)已經市政府批準正式實施!兑巹潯访鞔_了發展目標、指導思想、實施路徑以及重點任務,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將進一步引領我市綠色建筑發展,構建低能、高效、綠色、環保的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體系,推動德陽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和循環經濟發展。 按照《規劃》設定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市預計建筑領域節能總量約80萬噸標煤,節材約380萬噸,節水約586萬噸,節地約0.39萬畝,建筑廢棄物減排量約713萬噸,減排CO2約197.6萬噸,建筑節能總量占全社會總節能量比例約為20%左右。實現公共機構建筑能耗顯著降低,公共機構人均能耗和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比2013年分別降低10%和12%以上。 新建建筑綠色發展 為推進新建建筑綠色發展,《規劃》明確,要在城鄉建設規劃中增加綠色建筑約束性指標。在土地劃撥和招拍掛出讓規劃條件中,根據綠色建筑年度修建計劃規定綠色建筑用地比例及星級標準。單體建筑大于2萬平方米的交通干道旁的標志性建筑、高標準商務建筑及賓館酒店和商業服務大型綜合體建筑,在項目立項規劃中要求按照至少二星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 同時,嚴把審核關口,在建設工程項目土地出讓、規劃審批、立項審查、項目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工程監理、驗收備案等各環節、階段,嚴格執行綠色建筑相關強制性標準和管理規定。實行民用建筑綠色信息公示制度。 到2017年,完成新建綠色建筑240萬平方米以上,旌東新區新建建筑試行節能65%設計標準,新建公共建筑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比例達100%,新建住宅建 筑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比例至少達50%。到2020年,中心城區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65%設計標準,完成新建綠色建筑面積500萬平方米。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規劃》引用數據稱,截至2013年底,德陽市現有建筑中節能建筑面積2650.73萬平方米,仍有65.16%的建筑屬于高耗能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單位面積能耗97kw·h/(m2·a),高居各類建筑單位面積能耗之首,是一般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的1.24倍,是居住建筑單位面積能耗的3.34倍。針對公共建筑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過高的情況,需采取有效的節能措施,特別是高能耗的商場和賓館類建筑,應成為我市既有建筑改造的突破口。 因此,《規劃》提出,要以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為重點,對既有建筑圍護結構、照明系統、熱水系統、空調系統等進行節能運行管理或節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水平。通過給予財政補貼、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等政策手段,穩步推進改造工作。到2017年,實現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管理與改造約38萬平方米。到2020年,完成節能改造100萬平方米,并建立完善的能耗監管平臺,所有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實現建筑能耗的遠程監測。 另外,在舊城改造、城市風貌改造、市容整治及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開展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試點,以更換節能門窗為重點,有條件的項目同步采取圍護結構保溫隔熱等措施。 建設綠色生態示范新區 旌東新區是當前德陽城市擴張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實踐綠色、生態建設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按照《規劃》設想,將在旌東新區起步區建設一個面積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國家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一星級及以上的評價標準,其中二星及以上綠色建筑占總建設量的30%,兩年內綠色建筑開工建設規模不少于200萬平方米。在新建和改造的市政基礎設施中全面推廣復層綠化、立體綠化、溫拌瀝青和再生瀝青、透水鋪裝、LED 節能照明、節水灌溉、雨水回收及中水循環利用等適宜綠色技術,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綠色化。 為確保綠色建筑發展各項工作順利推進,《規劃》還明確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政策激勵方面,提出要研究制定用于綠色建筑項目補貼、技術研發、課題研究的激勵措施;出臺綠色建筑財稅激勵政策;研究出臺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政策優惠及資金補貼辦法;針對節能環保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推廣應用,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或研發經費,鼓勵企業發展推廣節能環保新技術及施工工藝;鼓勵推廣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動水源熱泵、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瘧谩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