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廣東省東莞市探路先進水處理技術合作創新 |
(時間:2014-9-2 9:40:02) |
9月4日至5日,首屆珠三角(東莞)水處理創新交流會(以下簡稱“水交流會”)將在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舉行。作為“水交流會”的主辦地,近年來,東莞依托中以產業園、東莞水務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東莞水投”)等領軍企業及平臺,已經在推進國內外先進水處理技術合作上先行先試,為破解珠三角乃至全國水污染治理難題探路。 “國際水谷”引領水處理技術二次創新 2014年初,國家環保部通過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投資計劃或高達2萬億元。隨著“水十條”呼之欲出,水行業如何變革與創新以迎接挑戰,成了整個行業眼下關注的熱點。 在水處理領域,以色列擁有三項“世界紀錄”:以色列全國污水回用率75%,雄踞全球首位;以色列IDE公司海水淡化成本僅為0.52美元,全球最低;此外,以色列公司持有全世界1/3的滴灌市場份額,全球最多。 一邊連接著以色列領先全球的水處理技術,另一邊連接著國內水處理的巨大市場,中以產業園的出現生逢其時。 據廣東中以水處理環境科技創新園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華耿介紹,自從中以兩國政府2012年共同推動中以產業園落戶東莞以來,短短兩年多時間里,產業園在促進中以兩國水處理技術與市場對接上先行先試,取得眾多創新性突破,在引入多項以色列水處理技術的同時,產業園成功引領先進水處理技術二次創新,應用于中國的污水處理工程中。 在中堂,下馬四圍河涌綜合治理讓曾經發黑發臭的污染水體搖身一變成為生態濕地;在松山湖,污水處理尾水提標工程讓深度處理過后的工業污水排放達到地表水四類水水質…… 最近,中以產業園與以色列海法工業園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有望在年內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起一種平臺與平臺的合作機制,互設辦事處、資源共享、共同搭建市場對接平臺、接軌國際資源,實現兩個園區從頂層研發到市場對接的整個產業鏈生態結構,讓中以產業園在打造“國際水谷”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重點突破示范項目促成國際合作 “對于以色列企業和政府而言,龐大的中國市場才是其目標所在,他們希望借助產業園迅速進入和打開中國市場,而達到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就是通過項目。只有實實在在的項目與市場效益才能產生說服力,才能引起以色列政府的高度重視,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產業園,所以我們把對示范項目的重點突破視為產業園發展的關鍵環節。” 潘華耿透露,為加強中以合作交流,中以產業園在以色列設有駐以團隊,在以色列的政經層面和節能環保行業,雙方已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為水處理領域的中以合作實現市場對接建立起了堅實的基礎。目前,中以產業園已經在太原清徐等地實施了中以合作對接六大示范項目,均取得不俗的成效。 要實現以色列先進水處理技術與中國市場的對接,解決好以色列先進水處理技術本土化應用是關鍵。潘華耿說,在這一領域,中以產業園一直積極引進大型資源提供方,提供水務供需雙方市場對接機會。目前,中以產業園與廣州水投集團之間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廣州水投的熱點需求展開全面合作。與此同時,中以產業園、廣州水投和以色列Miya公司三方的水產銷差試點項目已進入選點階段。 產學研聯手減少技術創新“孤島” 作為專業的水務企業,東莞水投旗下運營多個污水處理廠及自來水廠,在承接中,以產業園等平臺引進的先進水處理技術應用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今年以來,東莞水投在探路水處理技術創新上積極踐行。近日,東莞市國資委正式批復同意了東莞水投投資組建水務科技公司的方案,該公司將落戶在東莞松山湖,東莞水投目前正在開展水務科技公司的注冊和團隊組建工作。 按照計劃,該水務科技公司首期投資300萬元,主要業務將包括水務相關工藝、技術、設備的研發及孵化;水務科技項目投資;水務信息化、物聯網等項目開發和運營。與此同時,水務科技公司還將與科研單位、高校、相關企業等開展產學研合作。 在開展產學研和產業孵化合作領域,東莞水務已與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針對水技術研發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與松湖華科產業孵化園等進行深入合作,開展水產業技術創新項目的孵化。 為減少技術創新中的“孤島現象”,東莞水投正在搭建“水谷——水技術創新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水技術供需方、專家團隊、專業服務機構、政府和行業協會等各方資源,開展產學研合作和技術交易,最終將通過引入金融資本,實現技術的產業孵化。 值得關注的是,東莞水投集團已與中以產業園結成全方位的合作關系。雙方將以共同承辦首屆“水交流會”為契機,在項目合作、技術引進、產學研、創新平臺共建、孵化器、成立合資公司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