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水處理行業發展將進入加速期 |
(時間:2015-5-27 10:45:24) |
“水十條”落地期近,已有萬億投資項目等待盛宴啟幕。 今年作為“水十條”落地的第一年,業界普遍期待行業整合加速。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明確,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等基建領域都將向民資敞開,通過PPP模式,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通過PPP找到新的投資渠道和發展新機遇。 而目前從PPP項目的情況看來,最普遍的是水處理項目,因為水處理行業已經形成較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最有可能出現大訂單的領域也是水處理,而獲取一個地區或者一個片區的大的PPP項目的公司,極有可能成為平臺類公司。 工業污水處理龍頭萬邦達,2015年一季度斬獲86億元PPP大單,造就了新的業績增長點。萬邦達的發展案例說明PPP領域的商機正在迎面而來。面對當前各地推出的2萬億元PPP項目,很多像萬邦達一樣的社會資本正躍躍欲試。 而圍繞行業內外的差異化合作,正在迅速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力量以實現共同“出海”。 萬邦達于5月1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與福建納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水處理的工藝、材料、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資金等領域的合作關系達成共識,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舉被視作加快領域布局之舉。 今年將是“水十條”落地并全面執行的第一年,行業發展將進入加速期。 隨著PPP模式的推廣,污染治理領域的融資難問題進一步得到有效緩解,有資本、技術、服務等優勢的環保企業將面臨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在訂單獲取方面將有明顯競爭優勢,有利于龍頭個股做強做大。 事實上,亦有業內人士認為,PPP項目結構較為復雜,項目自發起到雙方簽訂合同,需要詳盡地測算、論證和談判,準備時間長,并且社會資本往往對于政府的履約意愿和履約能力持保留態度,對于二三十年的全生命周期內政府的信用有顧慮,同時金融機構的參與途徑亦不清晰。由于貸款等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高達70%至80%,因此項目融資的成敗對于PPP項目具有決定性影響。 在萬邦達的案例中,PPP模式成了其實現跨越式成長的良性刺激。 作為市政環保領域的新業務,萬邦達運用PPP模式先后斬獲蕪湖市和烏蘭察布市項目大訂單,項目總規模合計達到約86億元,為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的8倍以上。 今年3月3日,萬邦達和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設立萬邦九鼎并購基金,利用資本市場加速并購整合國內外優質的環保資源。長江證券分析師鄧瑩表示,這可以挖掘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機會,服務于萬邦達外延式發展戰略,與主業成長形成雙輪驅動,推動價值創造和投資收益分享,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行業地位。 另外,PPP項目一般時間較長,應根據成本完善調價機制。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中國PPP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潔認為,“定價是有一個標準和原則,就是價格的調整機制,幾十年不變不科學,變得太頻繁也不科學,最理想的狀態是讓私營資本盈利但不暴利。” 城鎮化加速行業整合 在城鎮化號令之下,水處理行業正在出現加速整合的趨勢。 數據顯示,2014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將近1.3億噸/日,年處理總量達398億噸,與2009年相比,分別提升了3.55%和4%以上,而城鎮污水COD的年削減量達到了1198萬噸,氨氮削減量110萬噸,分別比上五年增加了將近7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這說明,城鎮化的發展對污水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不斷加深的城鎮化進程之下,行業亦面臨發展“新常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水務處調研員曹燕進近日表示,當前首先需要轉變治水的思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圍繞水資源稟賦,確定城市發展用地的性質和規模的控制,人口的控制,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從全局高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最終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曹燕進表示,城鎮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首先需要規劃的引領,需要在總體規劃中提出要求,在各個層次的規劃中落實指標。在行業融合方面,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需要與越來越多的相關行業相銜接、融合,如城市水系統與園林、市政道路是不可分割的;另外,再生水、雨水開發利用,污泥用于園林綠化等等,這些都需要行業之間的融合。 同時,一個透明、公正、獨立、可問責的專業化監管體系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需品。 曹燕進建議,建立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建立完善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規則制度,推行鼓勵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通過多種方式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城市排水、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 據了解,按照新型城鎮化規劃的要求,東部地區將注重空間結構的優化,提高效益,中西部地區要完善設施的網絡化,在“以城帶鄉”的城鄉統籌理念下,注重城市群區域的協同發展,在此基礎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將更加注重運營的質量和效益。 萬邦達牽手納川“出海”水處理 5月11日晚間,萬邦達和納川股份同時公告稱,就水處理的工藝、材料、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資金等領域的合作關系達成共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共同整合客戶資源,協助合作對方拓展業務及客戶;在萬邦達投資及各種模式的各行業承建的項目中,將管網作為一個模塊,并進行科學定價后將材料集中由納川股份采購。納川股份投資及各種模式承建的項目也優先考慮萬邦達主營優勢,在科學定價后交由萬邦達來完成。 納川股份是一家專注于安全環保、新型高端埋地管材及配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產品覆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雨水收集、引水、給水、排水、中水回用、工業及燃氣等領域,已全面涉及水生態系統,客戶群體廣泛。 萬邦達表示,本次合作公司將充分發揮在規劃、設計、采購、施工以及托管運營等全系統、全周期服務優勢,納川股份則利用其產品豐富、服務客戶群體廣泛的優勢,在未來各自項目進展過程中,充分發揮戰略協同作用,提升水系統業務方面的整體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雙方未來市場的同步擴張。 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文件大力推廣PPP模式以來,PPP投資成為環保上市公司發展的催化劑。而隨著今年“水十條”的出臺,預計將為水處理行業帶來超2萬億投資,水處理上市公司迎來發展良機。此次萬邦達聯手納川股份,可謂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強強聯合。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