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建筑】臨沂市新建部分民用建筑將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
(時間:2014-5-22 16:21:22) |
21日,記者從臨沂市住建委獲悉,從現在開始,臨沂市新建部分民用建筑項目將全面執行綠色標準,包括社會福利設施、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寫字樓等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至少達到一星級要求。 據了解,按照省住房建設廳發布的《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部分民用建筑項目全面執行綠色標準的通知》,包括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社區服務中心、社會福利設施等由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益性建筑;列入年度建設計劃、由政府投資集中興建、規模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4類新建及處于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階段的政府投資類民用建筑項目,應當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并至少達到一星級要求。 同時,臨沂市在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實施中,除上述4類新建項目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外,要求北城新區所有新建項目應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其中,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益性建筑、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應滿足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為對應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建設項目,臨沂市將加強綠色建筑從設計到竣工備案全過程監管,將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證審批、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備案作為重要監管節點。對于未達到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的項目不予辦理施工許可證;對于未達到綠色建筑施工標準的項目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對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并獲得評價標識的項目,在辦理基本建設手續時給予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 延伸閱讀 綠色建筑怎么評?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筑)六項指標,并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為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按照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規定,以住宅建筑為例,一般情況,18項達標可獲得一星級標識;27項達標可獲得二星級標識;35項達標可獲得三星級標識。 “其實對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并不是一味苛刻地、高標準地追求綠色環保材料才能達到要求。”據市住建委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比如在“室內環境質量”方面,“每套住宅至少有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這項就比較容易實現,還有“合理選用節水器具,節水率大于25%”,目前市場在售的產品大部分都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同時,在建筑物的選址上,在住宅建筑,節地與室外環境項,“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的要求也是保障市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 “既然是綠色建筑,那么對于建材的使用或者選擇上,還有著嚴格的要求。”據市住建委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項中,“使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如高強度鋼、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劑等”也是保障建筑物整體質量和百姓生命財產利益的重要條件。 據了解,按照《標準》,目前臨沂市的在建建筑能達到一星級標識并不困難。“綠色建筑評價的初衷,就是在利用天然條件和人工手段創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該負責人說,目前流傳的說法很多不科學,不能片面地說綠色建筑就是高科技建筑,價格高的就是綠色建筑。按照《標準》,對建筑的裝飾構件等方面也有硬性規定,不能一味地追求外觀或者內部裝飾的豪華而給建筑物增加成本。《標準》的實施,既能減少建材等方面的不必要投資和浪費,又能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歸根到底還是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 名詞解釋 何為綠色建筑? 作為近幾年來的一個新興事物,“綠色建筑”的說法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據了解,臨沂市在去年開始推廣綠色建筑建設以來,已有不少在建或籌建項目開始申報。 據了解,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