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建筑】江西省南昌市10萬㎡以上小區必須“綠色” |
(時間:2014-11-24 12:48:45) |
21日16時,接近“第三屆世界低碳生態經濟大會暨第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開展首日的閉館時間,位于主展館的綠色建筑展廳依然人頭攢動,南昌市民駱奶奶和老伴兒向工作人員詢問“什么樣的建筑才算是綠色建筑”,而“綠色建筑又能給老百姓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在此次低碳大會舉辦之際,大家或許都和駱奶奶老兩口一樣,對綠色建筑充滿好奇。記者為此采訪了綠色建筑專家、江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郭良。 節水節電 綠色建筑關乎生活 “屋頂的雨水集蓄器能夠把雨水收集起來,用于居民澆灌、沖廁、洗衣;采用了外墻保溫技術的墻體能夠更持久地保持室內溫度,節省居民取暖或降溫的電、氣開銷;建立了天棚輻射系統的房屋,室溫能夠恒定在20~26℃……”郭良說,綠色建筑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名詞,聽上去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還很遠,其實處處關乎日常生活。 在《江西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上,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全省42座建筑已獲綠色標識 記者在低碳大會的綠色建筑展廳里看到,已經獲得江西省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共有42座。 “全省的綠色建筑肯定不止42家,還有一些正在申報,或者未申報。”郭良告訴記者,為了普及綠色建筑建設標準,提升建筑節能水平,近年來我省相繼出臺了幾則條例,“目前,江西省的綠色建筑普及工作走在前列的是南昌。”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南昌市出臺了《南昌市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其中規定,10萬㎡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和2萬㎡以上的公共建筑必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而在南昌,建筑“綠色化”程度最高的則要屬紅谷灘新區了—紅谷灘新區作為住建部綠色生態城區申報單位,其全部建筑都按照綠色建筑的標準執行。 尚難普及 源于建筑成本高 綠色建筑為什么還不能做到迅速普及呢?相關業內人士分析道:“綠色建筑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是普及困難的癥結所在。” 綠色建筑分為三個等級,其中一級為基本符合標準,三級為最節能。郭良做過相關計算,達到綠色建筑一級標識,需要增加50元/㎡的建筑成本;而如果要做到三級,建筑成本要增加200元/㎡甚至更多。在老百姓對綠色建筑的認識程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間的情況下,房產商多數不愿意多掏成本。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